本篇文章1218字,读完约3分钟

对于铁道部此次时间节点的重大内部调整,业界抱有各种猜测。

今年2月,盛光祖接替刘志军出任铁路部长之初,被业界认为将迎来铁路系统的重大改革。 但“723”高铁事故的发生,凸显出铁路内部诸多管理缺陷,进一步加剧了各界要求加快铁道部改革的呼声。

目前仍在履行解释责任手续,尚未公布的高铁追尾事故调查结果中强调的“解释责任难”,成为行业推测此次调整、分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多而复杂的人机联动系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技术设备、调度管理为界,其关系水平各不相同,最终如何取舍测量,不可排除在决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着微妙的政治考量

上述老手是《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的例子,铁道部以前也曾争论过在将机务局、车辆局合并到装备部之前,“汽车”属于哪个部门的管辖。 “汽车”本身是客车,属于车辆局,但汽车有动力系统,与机车一体化,与机务局相关,然后两局合并,统一管理。 但是,问题发生后,解释责任会直接受到影响。

“问责更加明细”

“合在一起承担说明责任是不好的。 通常,装备部只承担指导责任。 追究具体责任是去“处”。 现在离开了。 机车再次出现问题,机务局应当直接负责,而不是单纯的领导责任。 那样的话,说明责任会更加明确。 ”上述铁路老手说。

“问责更加明细”

该人士还表示,分割前,铁路、电信、铁路信号出现问题,原“基础部”全部修桥、修路的人也要共同承担责任,必将招致不满,加剧“问责难”。 目前,基础部分分为工务部、电务部后,确定通信信号归电务部。 因此,该相关人士认为,铁道部此次机构设置的调整分割,不排除高铁追尾说明责任难的教训。

“问责更加明细”

另外,这次内部机构的大调整,让我们对下一次铁道部体制改革寄予了厚望。 但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运输局的分割还只是铁道部“公司职能”的重新组合,与真正的“政企分开”改革相距甚远。

“问责更加明细”

链接

◆部门名称的变更

铁道部运输局运输资源规划部更名为铁道部运输局运输资源部

铁道部公安局后勤装备处更名为装备财政部

依托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客站房建设总指挥部,搬迁至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铁道部资金清算中心的资金处(筹资事业)、税务处移交铁道部财务司

◆部门功能的调整

原铁道部运输局客运专线技术部的知识产权管理责任,移交铁道部科技司

客运专线协调联试组织职责,移交铁道部建设管理部门;

客运专线动态检测和联调联考中运行组织的职责由铁道部运输局负责;

制定和优化客运专线车站后系统集成的总体技术方案职责,移交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

将指挥监督客运专线车站后的系统集成工程推进职责移交给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人员编制的变更

调整后的铁道部运输局人员编制307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9人,内置综合部、运营部、调度部、机务部、车辆部、供电部、工务部、电务部和运输资源部,各部设在几个地方。

上述复印件来自《关于调整铁道部内部机构设置的通知》和《关于公布铁道部运输局内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

来源:经济之窗

标题:“问责更加明细”

地址:http://www.jylbjy.com/jjsjdt/15056.html